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深圳市委书记宣布:今后每年上班第一天,深圳都要召开这个大会!

深圳梦 2019-10-07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深圳召开了这个会,而且要形成惯例,体现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1月2日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下午,深圳召开了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深圳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大会上宣布,从今年开始,深圳每年上班第一天,都要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王伟中说:“我和如桂市长商量了,从今年开始,每年上班的第一天,都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体现我们这座城市把创新作为发展主导战略的特质,也体现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研规律,使创新在驱动我们这座城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起到更大作用。”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王伟中书记一席话,让在座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心里暖暖的。

市长陈如桂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出席。副市长王立新通报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情况,宣读关于颁发2017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的通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杨震、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袁建成荣获市长奖,另有10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48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8人获青年科技奖、25项成果获专利奖,15项成果获标准奖。


王伟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体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科研单位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


王伟中充分肯定深圳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做好深圳创新发展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一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战略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走在前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认真落实深圳《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实施办法》,设立深圳自然科学基金,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扩大科研自主权,保障科研人才合法权益,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


三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深入实施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做好这篇大文章,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联合共建一批优势学科、国家级实验室和新型研究机构,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携手周边城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五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导向,强化环境保障,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旗帜鲜明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推动深圳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去年,深圳围绕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母机、核心芯片、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布局2批技术攻关项目,全市科技财政专项资金95亿元,其中基础研究资金翻番、增至28亿元,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超千亿。

去年,深圳新增各类创新载体189家,累计建成1877家;新增全职院士12名、总量达41名,新增高层次人才2547名、总量达1.24万名;预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总量超过1.4万家。

当前,深圳创新型经济正加快发展,创新“主引擎”作用持续强劲,引领式创新不断涌现,多项核心技术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转向“并跑”“领跑”。

深圳在创新发展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綦伟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深圳为他们颁奖!



一年一度的深圳市科技奖,反映着深圳科技创新的成色。1月2日举行的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101个项目和10名科技工作者予以奖励,分别是:市长奖2名、自然科学奖10项、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48项、青年科技奖8名、专利奖25项、标准奖15项。授奖数占申报量比例为28.7%。这彰显了我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过程中,持续迸发出的强大创新能力。


据统计,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个奖种61个获奖项目,覆盖了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八大高新技术领域,其中电子信息领域项目有19个,占三个奖种授奖总量的31%,可见该行业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领头羊地位。

市长奖再现“双黄蛋”


2017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的最高荣誉——市长奖,再次评选出一位优秀科学家和一名企业家获奖者,这是市长奖第三次选出两位获奖者:一位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杨震,另一位是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袁建成。


杨震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一直致力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10余年来共完成近20个天然产物分子全合成,其中一半以上系国际首例合成。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0多篇。论文H指数47,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750次。


袁建成是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他从白细胞里发现了一种高活性“抗菌肽”,回国加入的翰宇药业于2011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2014年翰宇药业在国内多肽药物市场以10.66%位列占有率第一,注射用特利加压素等五个品种系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药企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截止2017年,翰宇药业拥有12个多肽药物,9个新药证书,是国内拥有多肽药物生产批件最多的企业,多个原料药品种通过欧美认证,并于2015年成为美国药典标准品提供单位。2014-2016年翰宇药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速高达42%。


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两位优秀科学家和企业家同时入选市长奖,充分展示了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强劲活力,对于进一步激发深圳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源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本年度获奖项目,涌现出了一批源头创新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评出了四个一等奖。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该奖种多年来较为罕见的现象,充分反映出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国际鸟类生命之树研究计划”项目,通过基因组学研究,详尽解读了鸟类1.5亿多年的基因组演化特征;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完成的“基于仿生质子迁移的绿色合成”项目,首次提出以质子梭为核心的氮杂环卡宾非共价催化新机制;由深圳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一种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应用”项目,实现了高端隔膜国产化。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凸显。据统计,获奖项目由企业主持完成的有78项,占获奖比78%,充分证明企业是我市自主创新的主体。在获奖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据主导,以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为例,40个获奖项目中,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38项,占拟奖的95%,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取得的可喜进步。


高质量专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价值专利不断涌现,获奖的25项专利项目,共实现销售额925.25亿元,实现利润额128.21亿元。例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专利提出的双枪交流充电系统集成了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获得欧洲多个国家的授权。


标准奖项目实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获奖项目包括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5项,深圳市技术标准文件1项,15个项目共计投入标准研制经费约1.35亿元,标准实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合计约519亿元。如《温拌沥青混凝土》标准的实施,减少了温室气体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本年度青年科技奖8名获奖人中, 5名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获奖人均为博士、高级职称。记者发现,获奖名单中首次出现了同一单位(深圳大学)两名获奖人。3名来自企业的获奖人均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企业技术负责人。其中1家企业为新三板上市公司,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本年度获奖项目中,第一完成人(不含市长奖、青年科技奖、专利奖、标准奖)平均年龄为46岁。自然科学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为36岁,技术发明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为30岁,科技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为32岁。8个项目第一完成人在35岁以下,占该类别拟奖量的13%。


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由此可见,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引领“双创”重要的生力军,他们活跃在科技创新第一线,不断激发出科技创新活力,潜力值得期待。同时说明深圳不断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给广大的年轻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肥沃土壤。闻坤 图/刘羽洁


杨震

2017深圳科技奖市长奖获得者杨震:

实现“中国原创新药梦”


杨震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杨震,站在深圳会堂领奖台上。虽然是领奖“专业户”,但此次荣获深圳市科技奖的最高荣誉——市长奖,杨震仍深感荣幸和激动。他说,感谢深圳长期以来对基础研究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让他和团队在新药创制的路上越走越顺畅。


1992年,杨震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先后成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早期在Scripps研究所完成抗癌药紫杉醇等的首次全合成,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自然》杂志,扬名于世。


“16年前,我们怀揣着研发中国原创新药的梦想,来到了深圳,创建了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并设立了教育部首个化学基因组学二级学科。”杨震回忆说,北大深研院在刚起步时,软硬件设施不齐备,没有实验室。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设计和装修。夜深人静,教学楼仍灯火通明。老师们备课到深夜,为的是将课讲得透彻精彩。镜湖旁的长椅上,师生们热烈讨论,答疑解惑。


杨震


10多年来,杨震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科研项目中,个中艰辛非常人所能想像。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坚持下来,并收获了累累硕果。杨震一直致力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共完成近20个天然产物分子全合成,其中一半以上系国际首例合成,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0多篇。


杨震主持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项目,曾获得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是深圳本土科研单位主持完成项目获得该国家科技大奖“零的突破”。


“此时此刻,我们由衷地感谢支撑着我们梦想和践行的伟大城市——深圳。”杨震说,深圳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诸多第一,汇八方英才,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对接国际的重要窗口,给基础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2018年1月获批的深圳第一家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震担任该实验室主任。他说,实验室为深圳乃至中国今后研制自己的原创肿瘤药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原创新药离人们越来越近。


袁建成

袁建成


"这个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上百家深圳生物医药企业和数万名医药从业者的共同荣誉。"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袁建成说,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深圳多年来始终坚持把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出一批以翰宇为代表的创新企业不断打破欧美药企垄断,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实现赶超。


1.85米的大个儿,袁建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耿直、爽快,和一般学者不太一样,这可能和他的从军经历有关。袁建成告诉记者,他高中毕业就进入部队院校,在第三军医大学全军烧伤研究所完成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后留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开展人体内能抵抗烧伤感染的天然多肽物质研究,这一系列探索性研究,拉开了中国多肽药物研究的序幕。


2003年之前,国内的多肽药物市场几乎完全被欧美制药公司所垄断。“当时全世界的多肽药物近60种,中国市面上的多肽药有15种,只有一家是中国企业做的。”袁建成说,90年代国外的多肽合成产业化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我国并没有掌握此核心技术,他们意识到只有用自己的技术将其产业化,才能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袁建成


在深圳科技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袁建成成功地与深圳的金融资本进行对接,组建了中国最早的专门研究多肽药物的企业,也就是今天的深圳翰宇药业。在深圳,翰宇迅速实现多肽仿制药在中国的规模化生产,多个产品系国内首创,打破了欧美药企的垄断,深圳速度和创新同样在生物医药界得到了验证。


2011年,翰宇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我国多肽药物企业第一股。如今,翰宇作为深圳培养的中国多肽药物龙头企业,积极把握国际市场的变化趋势,不仅将多肽原料药出口到国外,高端制剂出口也翘首以待,在国际医药市场上打造出多肽药物深圳制造的响亮品牌。


袁建成感概说,回首30多年历程,从从军学医,后南下创业,他在深圳这片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沃土上,追逐梦想,一展宏图。回顾创业历程,从客户的小订单到原料药国际巨头的大订单,从一两个制剂小品种到多个销售额过亿的大品种,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多肽药品到药品、医疗器械、互联网健康服务等全面发展的突破。翰宇药业将与深圳一同发展,开创新局。




2017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五类奖项拟奖公示名单


一、市长奖 2名

序号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基本情况推荐单位
01杨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杨震教授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早期在Scripps研究所完成了抗癌药紫衫醇、埃波霉素和神经毒素Brevetoxin A的首次全合成,文章发表在Nature。2002年到深圳以后一直致力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以此为平台发展有机合成的新方法、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10余年来,共完成近20个天然产物分子全合成,其中一半以上系国际首例合成,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0多篇 (其中包括Nature 3篇、Nat. Commun. 2篇、J. Am. Chem. Soc. 11篇、Angew. Chem. Int. Ed. 9篇)。论文H指数47,被引7105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750次。组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招募和培养出了一批行业优秀人才,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杨震教授主持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为深圳本土科研单位主持项目获得此殊荣的首次。深圳市南山区 科技创新局
02袁建成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博士袁建成总裁是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在国外做课题中从白细胞里发现了一种高活性“抗菌肽”,回国并创建了翰宇药业公司,作为主要负责人,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我国多肽药物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并建立了多肽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至今共申请了300多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超百件,先后牵头承担了“863计划”、“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级火炬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公司在多肽药物的市场占有率以10.66%位列第一,多个产品系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药企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翰宇多个原料药品种已通过欧美认证,制剂申请欧美注册。2014-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19亿元增长到8.55亿元,复合增速高达42%,净利润从1.71亿元增长到2.92亿元,纳税额从0.52亿元增长到1.33亿元。深圳市南山区 科技创新局

二、自然科学奖 10项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拟奖等级
01国际鸟类生命之树研究计划张国捷  杨焕明  李启业 李  彩  王宗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一等奖
02基于仿生质子迁移的绿色合成黄  湧  赵  劲  陈杰安 汪兆丰  殷韦玉  王成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一等奖
03高时空精准细胞调控技术对脑疾病干预的应用基础研究王立平  杨  帆  刘运辉 屠  洁  鲁  艺  蔚鹏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等奖
04光纤微结构器件的制备方法及传感机理研究王义平  廖常锐  何  俊 王东宁  靳  伟深圳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一等奖
05膀胱癌发生机制、特异性识别和干预研究黄卫人  刘宇辰  蔡志明 孙小娟  韩永华  李泽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等奖
06藏族中国人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研究汪  建  金  鑫
 阿  叁(藏族)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二等奖
07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及其脑机制罗跃嘉  徐鹏飞  罗文波  古若雷  张丹丹深圳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二等奖
08分解水和还原二氧化碳的高效光/电催化体系研发及机理研究刘大铸  文伟伦  陈  贵 马  丽  陈灵晶  刘赢瀛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二等奖
09热电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性研究何佳清  吴  笛  武海军南方科技大学二等奖
10微量元素(硒、钼、铜)的生物效应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倪嘉缵  张  焱  刘  琼 都秀波  姜  亮深圳大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二等奖

三、技术发明奖 3项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拟奖等级
01一种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应用胡达文  王  哲  曹志锋深圳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一等奖
02反射式激光荧光多色时序光源技术李  屹  胡  飞  许颜正  田梓峰  李  乾   杨佳翼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二等奖
03穿戴式人体传感器网络王  磊  赵国如  聂泽东  张金勇  颜  延   刘秋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二等奖

四、科技进步奖 48项

(一)技术开发类 40项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拟奖等级
01N×100G密集波分复用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崔秀国  张筑虹  李传东  向  晖  陈  俊   谢长松  祝焕军  司明钢  梁伟光  肖治宇   汪永忠  崔  岩  万  金  汪  进  李  林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等奖
02工业级高功率三倍频紫外激光器吕启涛  阮双琛  郭  丽  杜晨林  何柏林   钟木荣  高云峰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
一等奖
03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王喜瑜  鲁照华  柏  钢  朱伏生   李  刚  胡留军  郁光辉  高旭昇  陈艺戬   李  军  顾  翔  王瑜新  吴  枫  李儒岳   王  宁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
04高效节能大功率UPS电源系统研发与产业应用尤  勇  杨成林  刘兆燊   夏小荣   徐  辉  曾志刚  刘  琴  尚亚婷   张  廉   胡  彪  任中福  黄政中  贾庆原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一等奖
05超材料空间调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刘若鹏  赵治亚  张洋洋  周  添  邓存喜   熊  伟  刘光烜  王今金  刘京京  杨松涛  金  曦  李  波  黄新政  邢明军  张从会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等奖
06窄带数据增强集群通信系统崔  巍  王  程  明卫军  刘  洋  陈  涛   于  洋  李春颖  骆守权  耿少伟  陈  勇  罗正华  徐  燕  杨  帆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
07S3R架构高压大功率电源控制器的研制与应用吕晓明  张东来  邢浩江  朱洪雨  王  超   付  明  王  骞  刘  青  佟  强  陈  红  张博温  刘锡洋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等奖
08移动互联网应用审计与综合数据处理平台杨  强  张东升  黄洪发  胡文鹏  唐新民  朱生尊  杜大帅  潘  广  钟  鸣  彭  威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
09下一代融合通信(RCS)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黄小兵  孙立波  李  毅  方  晖  龚晓东   陈建婷  晏志敏  陈世忠  周小军  李冠军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
10新型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应用陶芝勇  胡清平  李  进  刘  焱  吴吉强   刁  胜  曹丽君  周艳兵  乔三刚  郭永兴  唐道平  曾纪术  吴  南  黄启祥深圳市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
11基于矢量处理的多模基带芯片龙志军  石义军  梁敏超  盛武斌  李  闯   彭  亮  王文楠  黄  健  郑学进  张为松  韩晟晨  刘  星  洪思华  刘新良  孙  昊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等奖
12600万门级国产FPGA研发与产业化王佩宁  包朝伟  傅启攀  陈燕生  温长清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一等奖
13基于时空大数据的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吴晓琳  杜  恒  李  烨  李家宝  谭  光   曾德熹  彭楚谦  樊小毛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二等奖
14高性能云计算数据中心交换机陈志伟  夏迎春  申春升  王  宇  李新双   郑  炎  牛广平  邢海龙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15BAC-P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研发林旭涛   谭  武  殷  敏  王振文 张志强    周  明   邓  缤  于  哲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16无氰环保镀金工艺项目邓  川  王  彤深圳市联合蓝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等奖
17全身螺旋CT谢  涛  杨  勇  徐宇君  丁汝波  王亚飞   李茂聪  谢  婉  熊爱辉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18高速光接入网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许  明  纪越峰  顾仁涛  史伟强  陈  雪   孙砚峰  王  磊  朱清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二等奖
19基于电动车(EV)用BMS虚拟电池系统的研究开发毛广甫  尹建明  周传纯  唐润平  李海鹏   郑  伟  赖炬书  谢兆夏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20电动汽车充电机产业化技术攻关吴壬华  张  瑾  李  英  胡峻凡  胡定高     刘鹏飞  赵德琦  陈丽君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二等奖
21高端便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系统何绪金  杨  波  吴  飞  李  雷  朱  磊   王建永  陈玉鑫  董永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22基于国产SOC芯片的智能电视研发及产业化吴  伟  侯志龙  徐遥令  洪文生  李  坚  江  润  张曼华  郭明海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二等奖
23低成本室内机器人导航研发及应用欧勇盛 刘  明  江国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二等奖
24精密挤压涂布机潘昱凡  关敬党  王光岩  宁  鹏  谢  礼    欧阳锴  吴国俊  廖小龙 深圳市善营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25新型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胡  杰  石  超  潘胜和  曾宪金  熊  文    段  捷  宁德胜  王  佳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26无线MESH网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崔  涛  舒杰红  吴金明  何晓奎  董银锋   郭晓柳  刘  柱  刘文兵深圳市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27基于背光模组的大尺寸直下式液晶电视的创新与应用何胜斌  吴钊剑  熊立畅  张海波  金观镇  陈坤涌  刘  飞  佟晓龙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28HD系列高性能节能高压变频器陈  实  冷严冬  刘东平  张  源  刘永钦   蔡  准  翁翔羿  闫  飞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29小功率智能化焊接装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陈  捷  张利华  白  宁  蒋  明  陈  刚   贺  维  聂菊华  徐  雄  张明宇  黎青所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30FusionStorage全融合分布式存储系统伍华涛  王  锋  李  斐 方  新  曹  宇   周  驰  王道辉  胡  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二等奖
31核电站汽轮机高压缸全通流改造技术研究与管理实践杨  武  熊颖峰  周富涛  黄祥君  原  帅   贾凯利  冯伟岗  于庆斌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等奖
32华为FusionCompute企业虚拟化平台张磊强  陈  锟  尚海峰  罗  浩 刘振兴   高君华  张  波  李  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二等奖
33高速高精钻铣加工中心的研发及应用罗育银  高银华  刘海生  李  强  程永平   吴坤勇  周红军  李  立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二等奖
34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郭  明   尧国皇  欧阳宇峰 于 清 赵群昌    董桔灿  方映平 易小纬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等奖
35深色超极清体育场馆LED显示系统研制技术

吴振志  谢明璞  李选中  赵丽红  刘  玲  

梁德斌  邵衍胜  黄永忠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36分布式轨道交通车辆轴温监测系统研究与产业化于  波  闫泽涛  刘瑞涛  冯汉炯  刘志斌   刘静林  呼  铭  杨正明 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二等奖
37基于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的POCT血气生化分析仪的研制及产业化林  朝  赵志翔  梅  林  李国霞  谢瑛瑛  黄高祥  周川川  陈智伟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38立体绿化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戴耀良  温庚金  赵  亮  王  佳  罗旭荣    裴福云  黎修东  王玲玲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深圳市铁汉一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奖
39轻薄精密复合功能结构材料的研发伍冬瑞  陈明建  秦战红  李  峰  王光模   郑庆通  吴  明  胡  英深圳市联懋塑胶有限公司二等奖
40高温耐油TPEE弹性体改性材料系列产品产业化冯雪雁  康树峰  魏立东  王志勇  肖扬华  申晓华  夏春亮  张增果  熊  明  郭智利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二)社会公益类 7项

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拟奖等级
41深圳市空气质量改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黄晓锋  尹魁浩  何凌燕  邹北冰  颜  敏   兰紫娟  曾立武  冯  凝  郑卓云  梁永贤  朱  波  张  彬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等奖
42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的新途径和机制李富荣  邓绍平  邓春艳  周汉新  齐  晖   廖玉婷  叶  剑  郭伟坚深圳市人民医院二等奖
43超级稻深优9516的培育与推广应用武小金  田继微  孟祥伦  韦飞严  陈远谋   霍二伟  杨晓怀  陈明春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现代耕耘种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奖
44以非编码核糖核苷酸为中心调控作用及作为部分重大疾病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戴  勇  眭维国 汤冬娥  徐  勇  欧明林   黄远帅  陈洁晶  薛  雯深圳市人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二等奖
45食品中高风险生物毒性元素形态分析方法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王丙涛  赵琼晖  颜  治  肖亚兵  林燕奎   刘霁欣  李  勇  谢宗良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二等奖
46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关键技术及其供港食品中的应用陈枝楠  包先雨  陈  新  仲建忠  李  军   常会友  王  岢  曹  庸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二等奖
47牙列缺损的数字化精准种植修复系列研究高永波  黄盛兴  林臻彦  吴熙凤  赵静辉   刘云峰  盛立远  游  嘉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杭州六维齿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二等奖

(三)重大工程类1 项

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拟奖等级
48宽幅(1490mm)TFT型偏光片产业化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

五、青年科技奖 8名

序号姓名出生年月所在单位所从事专业职务职称学位
01伍楷舜1985-01深圳大学电子信息技术教授博士
02张  晗1984-12深圳大学新材料技术教授博士
03陈树明1982-12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副教授博士
04龚建贤1982-03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与制药技术副教授博士
05陈湘宇1982-06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技术董事长兼CEO学士
06万  涛1983-11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农业技术高级工程师博士
07俞  露1982-06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给排水高级工程师硕士
08郑  嵩1985-11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技术常务副总经理硕士

 



2017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专利奖)拟奖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专利号专利名称单位名称发明人/设计人
1ZL200910216924.4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余卫东
2ZL201310119396.7一种文件扫描方法、系统及客户端和服务器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聂子潇
3ZL03139760.3具有分化和抗增殖活性的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药用制剂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鲁先平 李志斌  谢爱华石乐明 李伯玉  宁志强山  松 邓  沱  胡伟明
4ZL200810172303.6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鲁照华 郝  鹏  薛  妍 刘  颖 刘  锟
5ZL201380048477.0可变形飞行器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汪  滔  赵  涛 杜  昊王铭熙
6ZL201210589854.9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汤哲晴  杜智勇 唐  甫
7ZL201010234446.2基于紫外发光二极管的二氧化硫分析仪及分析方法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王富生  马光明
8ZL201110419630.9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多肽水合盐及合成方法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范业梅  梅世昌
9ZL201410197097.X图像的显示方法以及显示系统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陈黎暄  康志聪
10ZL201310262627.X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  桥  胡时光
11ZL201310671834.0一种微孔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微孔隔膜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雪梅  王今刚 王永国杨佳富  陈秀峰
12ZL201210241945.3一种联动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血气分析仪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黄高祥  赵志翔
13ZL201330081207.2机器人(娱乐型)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刘乐峰
14ZL201410024018.5一种VCI设备程序升级方法、装置和系统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余世均  李红京
15ZL201330212506.5耳机(一)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谢冠宏  林柏青 于世璿 陈运亮  袁  瑒
16ZL201310163357.7远程应用接口的缓存方法及装置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楚伟  林  彦 姜正文
17ZL201510221431.5路灯组网的控制方法及路灯深圳市斯派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吴  峰 王贤辰  黄国梁李喜明
18ZL201210508798.1路灯控制方法深圳华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毛周明  詹文平 毛秀国  吴钟晓
19ZL201210016281.0白光LED测量系统及方法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周春生  韦建华 苏宏波 刘汉林
20ZL201210360648.0一种压控振荡器电压补偿电路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李旋球  丁晓鸿 冯雁军 孙元鹏
21ZL201110293865.8一种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胡德明  刘清波 何  林 阳  辉
22ZL200910258615.3一种绝缘栅器件控制方法及其电路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汪之涵  和巍巍
23ZL201410077255.8一种隐藏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李利童  王延毅
24ZL201010525397.8基于数字证书的通讯加密安全控制方法、服务器及系统深圳市爱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丘越崑  勾祖勇 王春龙  陈  伟  林伟军 杨  丰方益明  吕秋明 蔡先周
25ZL200810065520.5超早期断奶仔猪料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俊海


2017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标准奖)拟奖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单位名称
1IETF RFC 7357终端地址分发协议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oneM2M TS-0001-V1.6.1物联网功能架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3GB/T 30989-2014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规程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4GB/T 29752-2013集装箱安全智能锁通用技术规范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SZDB/Z 120-2014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应用规范深圳市信义科技有限公司
6ISO/IEC 14543-5-7:2015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料共享协同服务 远程访问系统架构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JB/T 11333-2013核电站用1E级低压热收缩管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YD/T 2799.1~2-2015集成相干光接收器技术条件系列标准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9JGJ/T 285-2014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10NB/T 20259.1~6-2014 核电厂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系列标准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11GB/T 29876-2013非发酵豆制品生产管理规范深圳市福荫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2GB/T 30150-2013辐射防护仪器 气载氚监测设备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13GB/T 30596-2014温拌沥青混凝土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4GB/T 30850.3-201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3部分:网络建设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15SN/T 3612-2013家具弹性填充材料燃烧试验方法 垂直燃烧法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深圳特区报、深圳发布、深圳政府在线、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